我们应该学会赏识.赞美他人,努力去挖掘他人的闪光点。同是一棵树,有的人看到的是满树的郁郁葱葱,而有的人却只看到树梢上的毛毛虫。为什么同样一件事物,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呢?原因就在于有的人懂得赏识.赞美,而有的人只会用挑剔.指责的眼光去看待事物。
但有的人却很难看出别人的可赞美之处,那是因为他们关注自己太多了,即使赞美别人,也不是出自真心。古语说:“精诚所至,金石为开。”只有真诚的赞美,才能使人感到你是真的发现了他的优点,而不是一种功利性手段分享他人的利益,从而达到赞美的最终目的。
有人说:“坏话不会说,好话还不会说吗?赞美有何艺术可谈?”此言差矣,并不是所有的赞美都能产生生理上的良好交流。虚情假意的赞美,透着虚伪;言过其实的赞美,过犹不及;迫不得已的赞美,夹杂着无奈;明褒实贬的赞美,让人不舒服。这些赞美不但不能使赞美者获得真心的愉悦,而且还会给人际交往来障碍。
赞美是一门需要修炼的艺术,但只要窥破了它的秘诀,你不但赞美别人,而且能如意地得到别人的赞美。赞美别人是要遵循某些原则的,首要的原则就是要诚心诚意.恰如其分地赞美别人。应当实事求是,一就是一,二就是二,不能无限夸大.同样也不能违背之意。我们之所以赞美别人,是因为他们有值得赞美的地方,而赞美本身也是自己对别人钦佩和羡慕的表现。尽管赞美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具有改变人际关系的功能,但这种功能毕竟是赞美的副产品,而不是目的的本身。如果把它看成是唯一目的,就可能会产生虚假而切实际的赞美。这就如同别人穿了一件新衣服,你觉得很美,就应该称赞这件衣服如何如何漂亮,这种称赞是发自内心的.诚实诚意的。如果你并不认为这件衣服漂亮,但为了讨好对方而故意说它美不可言,这毫无疑问就是虚伪了。至于逢迎献媚式的赞美,那就更不应该了,有时甚至会弄巧成拙。
注:我觉得赞美是心灵的阳光,赞美可以使人奋发向上,促使人积极进取。几句适度的赞美,客让对方产生亲和心理,消融彼此间的戒备心,为交际沟通 创造良好地氛围。喜欢赞美是人的天性,在交谈中,真诚的赞美和鼓励,能满足人的荣誉感 ,使人终生难忘。
尚恩--2013124
评论